内容简介
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更字文长,号青藤道人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书法家。徐渭出生三月丧父,生母随即改嫁,与寡居的嫡母相依为命。徐渭少时聪颖过人,“六岁受《大学》,日诵千余言”。二十岁考中生员为诸生。青年时的徐渭文才卓著,古文家茅坤见了他未曾署名的文章,竟断言世上只有唐顺之才有这样的手笔。然而,他从二十一岁到四十一岁,八次应举皆名落孙山。此后为显贵做幕僚多年,因生活坎坷,致使精神一度失常。晚年他以诗文书画糊口。纵情山水,遍游齐、鲁、燕、赵等地。尝题画葡萄诗日:“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堪称其人生的真实写照。
徐渭的书法,面孔之奇异,用笔之大胆,均在同代书家中无可参照者。他无拘无束、任情挥洒的书风,令后学者惊叹不已。他的书法上追米芾,无法而有法。徐渭认为米颠的书法潇散爽逸,有一种出尘入化的境界。他对黄庭坚的书法也情有独钟。不难看出,徐渭是取名家之长,但他审美的追求是飘逸脱俗,他认为:“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必非高书。”这正反映了他的审美观。
《女芙馆十咏》现藏上海博物馆。全篇行草相间,结体多横撑之态,亦不时用重笔拖长而以纵横之势产生对比。散而不乱,乱而统一,反映了他驾驭整幅的高超才能。虽后人评他纵笔太甚,“未免野狐禅”,但他的书法影响后学至深。清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就是徐渭的忠实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