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汪丁丁,数学学士、数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
韦森,原名李维森,男,籍贯山东,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1982年获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年9月回国执教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0年9月至2001年3月曾在剑桥大学经济与政治学院访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开放时代》,香港《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纽约《知识分子》等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经常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报刊上撰写专栏文章和学术随笔。学术专著主要有:《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经济学与伦理学: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文化与制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个人随笔和论文集《难得糊涂的经济学家》2002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经济学随笔集《经济学如诗》200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译校著作有:《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米勒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一般均衡的策略基础》(盖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等。自1987年以来,曾获教育部、国家体改委、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山东社会科学联合会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论文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优秀论文奖一项。
内容简介
这部著作记录了我国三位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韦森、姚洋的思想对话。对话的话题范围,不仅广泛涉及当代中国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意义、现状和未来发展,而且深入控及经济学制度分析的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及其意义、语言和信仰基础。对话起始于对制度概念的把握,接着进入了对制度的生成路径及其道德基础的讨论。围绕着制度是制定的还是自发生成的,对话的话题延伸到行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们之间共享的“意义均衡”。在“秩序”与“均衡”两个概念及其在制度分析中的作用问题上的激烈争论,又把对话引向对哈耶克和诺斯的理论的评论。沿着“情景理性”概念,话题又转移到制度生成中的个人与社会选择的基本问题。围绕着制度评价问题,对话逐渐深入到了交易费用的可用性,效率衡量上的困境以及社会福利、自由和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