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图书详细信息 推荐图书 | 最新书评
黄庭经今译.太乙金华宗旨今译

作者:杜琮,张超中 注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年12月
个人简介

内容简介
《黄庭经》分《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中景玉经》三种。《中
景经》系晚出道书,通常不列于《黄庭经》之内。“黄庭”一词已见于汉代。古人认为,
黄为中央之色,庭乃四方之中。五行土居中,色尚黄,在人五脏则脾为主。盖喻身体中
央、中空之穴。旧本《黄庭外景经》首句“上有黄庭下关元”即指此。至于“内景”、
“外景”,《荀子·解蔽》篇早有“浊明外景,清明内景”之说。唐梁丘子(白履忠)
在《黄庭内景玉经》上卷注文中解释内景时称,“内者,心也。景者,象也”,“心居
身内,存观一体之象色,故曰内景也”。“外景”一词,大概是上清派根据“浊明外景,
清明内景”,取与“内景”相对之义。道书分“内”“外”,代表了传承之异。例如
《灵宝升玄内教经》卷八(敦煌遗书S.3722)自称“无上灵宝升玄内教”,而称《灵宝
五篇真文》为“外教”。《黄庭经》东晋后分为《内景》《外景》或《内经》《外经》,
盖与此同意。

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外景经》早于《内景经》。《外景经》托于太上老君所说,
为天师道传承的教本。《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大道家戒令》称“《妙真》自吾所作,
《黄庭》三灵七言,皆训谕本经,为《道德》之光华”,则《黄庭外景经》当出于魏晋
之际。《列仙传·朱璜传》所说《老君黄庭经》(《列仙传》亦为魏晋人托刘向撰)与
葛洪《抱朴子内篇》称《黄庭经》者,皆指此书。欧阳修据其所见,谓此书有东晋穆帝
永和十二年(356)刻石本。王羲之为天师道信徒,所书《黄庭经》即此经。《旧唐书·
经籍志》著录,犹称“《老子黄庭经》一卷”。

《黄庭内景经》托称太上大道玉晨君所说,相传系西晋初魏夫人所得,实为上清派
传承的教本。其名始见于《真诰》,又见于今本《魏夫人传》(葛洪《神仙传》曾提到
范邈撰《魏夫人传》,但据陈国符先生考证,今本为唐人改撰本)。《真诰》卷九《协
昌期》第一记言:“山世远受孟先生法,暮卧,先读《黄庭内景经》一过乃眠,使人魂
魄自制。”卷十八《握真辅》第二又记“经云:主诸关镜聪明始”,陶弘景注称“此
《黄庭经》中语”,而此句见于今本《黄庭内景经》。卷二十《翼真检》第二陶弘景自
记许翙抄《魏夫人传》中《黄庭经》,盖即此书。但此书首章云:“上清紫霞虚皇前,
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是为《黄庭》曰《内篇》。”上
清紫霞虚皇和太上大道玉晨君都是上清派崇奉的尊神,其位在太上老君之上。又此书谓
“治生之道了不烦,但修《洞玄》与《玉篇》”。《洞玄》,白履忠注说指《洞玄灵宝
经》,实非。上清派原有《大洞玄经》,即此书所谓《洞玄》。

《真诰》卷十三《稽神枢》第三记“或讽明《洞玄》”,陶注:
“《洞玄》即《大洞玄经》,……非今世所传《洞玄灵宝经》也。”
凡此类例,可证《内景经》至晚出于东晋,是经过杨、许等增益而传世者。此后,
才有内、外景经之分,且皆作为上清派重要典籍而流传于世。

二书传本繁多,卷数各有异同。《黄庭外景经》,唐宋书目多著录一卷,《郡斋读
书志》作三卷,注本亦有分三卷者。

《黄庭内景经》一名《太上琴心文》,一名《大帝金书》,一名《东华玉篇》,一
卷,注本亦有分三卷者。二书皆为七言韵语,在长期传写中,各本文字亦略有差异。

《黄庭经》为道教养生修仙专著,它继承汉代纬书和早期道教的人身各部位皆有神
之说,又吸收古代医学有关脏腑、经络、精气的理论,着重阐述存思身神、守固精气的
理论和方法。东汉时代,《太平经》、《老子河上公章句》等书已有历观五脏、存思身
神的论述。早期五斗米道的教本《老子想尔注》则强调奉道戒,谓守道戒即守一,批评
“今世间常伪伎,指形名道,令有服色名字,状貌长短”,“指五藏以名一,瞑目思想,
欲从求福”。至魏晋之际,天师道徒也转而讲求内观存神之术,《黄庭外景经》的出现
即标志着这种转变。《外景经》的思想结构比较松散,主要讲述了胎息、嗽咽、内观、
服气、存神、固精等方法。指出黄庭在关元之上,幽阙(肾)居后,命门在前。黄庭收
纳津液,产生精气,为人“灵根”(“灵根”有时又指命门);丹田或命门(书中说
“田下三寸神所居”,盖指命门)乃藏积精气之穴,为人生命之根本所在。

书中提出“观志游神三奇灵”,“头戴白素足丹田,沐浴华池灌灵根,三府相得开
命门”的修炼法,已略具“三丹田”思想。尤其强调“长生要妙房中急,弃捐淫欲专守
精,寸田尺宅可理生”,认为“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所致为专年。人皆食谷与五味,
独食太和阴阳气,故能不死天相既”。书中还形象地描述了“黄庭中人衣朱衣”、“中
池有士衣赤衣”等等身神,主张“历观五脏视节度,六腑修治洁如素,虚无自然道之故”。
其法大致为咽津以养灵根,纳气至丹田又返归黄庭;

或纳气丹田以生精,上补昆仑(脑),下过十二重楼(咽喉)、绛宫(心)等关窍,
还返丹田;又存观五脏六腑之神,使五神朝会中宫(脾),如此“循环无端”,谓能通
利七窍、老而复壮。《外景经》已初具内丹术的雏型。

《黄庭内景经》的内容比《外景经》完备,且多发挥。北宋欧阳修认为,此书乃
《外景经》疏义。它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三部各有“八景”,合为“二十四真”。
明确提出“三田”(三丹田)理论,即上部脑中为泥丸,有九宫,九真居之;中部心中
为绛宫,主守神有心神丹元;下部二肾之间为命门,“横津三寸灵所居”,是藏精之处。
“三田之中精气微”,人但思一部,即可延寿无穷。又提出人体百节皆有神,《至道章
第七》《心神章第八》还给面首五官(发、脑、眼、耳、鼻、舌、齿)及五脏(心、肝、
脾、肾、胆)诸神取名,谓“至道不烦决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六腑五脏神体精,
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据称此二章为全经之精要,《黄庭》秘诀皆尽于
此。《内景经》的修炼法,主要为“入室东向诵《玉篇》”,存思身神,默念其神名,
尤其重视存思三丹田之神。以为长诵《玉篇》,默思身神,自可得“不死之道”。《内
景经》中某些文句与《外景经》相同,但它更加强调存思身神,因而更能代表上清派典
型的修炼方式。

《黄庭经》系统地提出了三丹田、八景二十四真理论和相应的存真修炼方法,这对
上清派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中有些内容较之《大洞真经》更为接近唐宋内丹术,
故而亦被后世内丹家奉为内丹要籍。经中的脏腑、经络、穴位、精气及阴阳五行学说,
反映了古代生理、医理知识。如有关黄庭、命门或脾、肾的观点,与传统医书所说“肾
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大意相同;他如脾主中央、心典一体、肺气起自三焦、五
脏开窍体表,三阳(少阳、阳明、太阳)三阴(少阴、太阴、厥阴)相对应、五行合气
本一等等,亦与医理相通。
发表书评
本书标签
为此书添加标签:(多个标签用空格分隔)
图书购买信息
请对此书作出评价
请您登录后为此书评分



目前还没有人对此书评分
新书快递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