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从唯识学入手研究太虚思想。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中国控佛学以唯识学为主要内容,唯识学不但构成了中国近代佛教的主要学理支柱,而且影响了近代中国哲学和思想的进程。以欧阳竟无为首的支那内学院、以太虚为首的武昌佛学院和以韩清净为首的北京三时学会,在唯识学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近代唯识学的三系。太虚一系的唯识学在价值取向、治学方法和佛法体系建构等方面与其他两系既有共同的特点,又有明显的差异。二、唯识学的学习和研究不但贯穿了在虚的几乎整个佛学生涯,而且还是太虚解释佛学各派思想和评价与阐释各种文化思想的工具。
本书把太虚的唯识学思想分为“融贯的唯识学”、“新的唯识学”和“应用的唯识学”。“融贯的唯识学”是努力融会唯识学与各派佛学思想的思想方法和致思趋向,涉及到唯识与判教、唯识与《椤严》、唯识与《起信》和唯识与法相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