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保铮 电子学家。1927年12月1日生于江苏南通。1944年于南通中学毕业。1953年毕业于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系主任、副院长,并于1984年至1992年期间任校长,后为校学术委员会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主要从事雷达系统和信号处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面涉及自适应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二线信号处理、雷达成象和目标识别等雷达信号处理的重要领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多项创造性的成果,对推动我国雷达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光华基金特等奖。1984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198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获五一劳动奖章,1990年被评为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邢孟道,男,1975年11月生,博士,电子工程学院电子所副教授。
1997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同年保送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的硕博连读生。在2000年转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获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同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他从硕士入学以来,一直从事雷达成像研究,同时也参加过雷达目标识别、天波超视距的信号处理和外辐射源目标探测等研究工作。当前在科研方面主要以973项目“小卫星分布式雷达成像机理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为研究重点,同时兼顾常规的机载、星载SAR成像、舰载和地基ISAR成像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要参加人和参加人承担十多项科研任务。作为课题负责人的项目年均经费40万元以上。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纵向项目主要有:总装“十五”预研项目雷达成像技术,国防跨行业基金项目天波超视距雷达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重点实验室预研基金项目星载聚束式SAR成像算法研究,海装“十五”预研项目岸用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研究。横向项目有X频段目标特性测量雷达ISAR成像、无人机载SAR信号处理等。
同时本人积极撰写论文,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30多篇。其中SCI已收录3篇,EI已收录9篇,ISTP收录1篇。
内容简介
雷达技术的发展使其具有高的二维分辨率,能对场景和目标成像,因而成像已成为雷达的一种新的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获取目标信息的能力。它在各类雷达的许多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有:雷达高分辨的原理和实现的处理方法,一维距离像,合成孔径雷达,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在合成孔径雷达和逆合成孔径中的应用等。本书在内容的安排上更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将基本原理和算法介绍清楚的基础上,主要讨论实际实现中的各类工程技术问题,力求帮助雷达工程技术人员尽快地掌握这一新技术,并能用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本书具有的设计性和实用性,将会指导从事雷达研究、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制造出性能优异的雷达,对于从事雷达系统与技术教学的高等院校师生也是一本很有实践价值的教材或参考书,对于广大从事雷达装备使用与维护的雷达部队官兵和各行各业操作人员来说也是系统性学习雷达工程技术知识的参考书。